从唐代到宋代,古代人的山水画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唐代及以前的山水画在世界上鲜有流传。因此,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胜良的《敦煌山水画史》的出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本书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山水画的风格和特点,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追寻中国古代画家对山水画的热爱
中华书局出版的《敦煌山水画史》对敦煌壁画的佛教故事、佛教人物、程式化的构图模式、佛教绘画的一些象征性细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深入剖析了敦煌壁画中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一个在山中修行的禅僧,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树林之间,山中还有动物。在禅师居住的尼姑庵周围,树木茂密,树叶连在一起,覆盖了山顶的丛林——这是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描绘的场景;童库南墙上的壁画描述了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柳树、竹林、池塘、水鸟等不同的动人之处巧妙地呈现出不同的空间。赵胜良认为,人物场景中的这些独特的景观树“完全改变了早期壁画的西方风格,图像透露出强烈的中国文人气息”。
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后人知道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宗炳、王巍,唐代的吴道子、李思训都擅长画山水。但由于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山水画几乎没有保存下来,后人很难知道魏晋唐以来山水画的细节。而隋唐时期著名画家的作品多绘于壁上,如颜、吴道子、等画家,往往将其代表作品留在宫廷壁画中。研究敦煌壁画可以发现,在早期作品中,山水画是人物的背景和故事的点缀,没有独立的山水画。但从唐代开始,壁画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山水画卷,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古代画家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因此,赵胜良认为,如果不研究敦煌山水画,仅以宋以后的绘画观念来看敦煌唐代壁画,是不容易读懂这些精美的绘画的:“那么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从绿松石到水墨看古代审美趣味的演变。
从青绿山水画到水墨画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技法,也改变了审美趣味。随着晚唐中原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变化,石窟中也广泛出现了具有水墨画意味的山水。赵胜良认为,在敦煌石窟持续修建的1000年间,敦煌壁画成为探索和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依据:“世界上没有一处古代遗址保留了如此丰富的山水画材料。”
在莫高窟第172窟的山水画中,河水由远及近的深浅,以及近景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让人对古代的绘画技艺赞叹不已。在敦煌壁画中,隋唐五代青翠的山水,除了山色以青绿色为主外,都能看出明暗与远近的关系,往往画出完整的天空、彩云、晚霞等。但这些都是唐代以后山水画中逐渐失传的画法。宋代画家建立了水墨画的水墨体系,逐步完善了水墨山水画的审美体系。
这种转变与绘画载体的转变有相当大的关系。隋唐时期著名画家的作品多见于寺庙壁画中,随着寺庙大殿的湮灭而逐渐消失,因此隋唐时期的青绿景观已不为后人所知。宋元时期画家的作品基本都是纸或绢的画,画在壁画上的厚重颜料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了。然而,由于纸和丝绸材料的优点,水墨技术发展迅速。
— THE END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