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258
当前位置:北京时间网 -> 文化

深耕文化土壤,助力文创升级

来源:网络 时间:2022-12-07 17:05:00 阅读量:9552次   

创意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恰当的创意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体验,满足人们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十四节气主题徽章,古建筑榫卯积木,“相约颐和园”沉浸式光影秀...不久前,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富有中国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受到欢迎,成为“四叶草”展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影响力。

一段时间以来,从铜奔马公仔等实体文创产品的火爆,到《千里江山图》数字展等数字文创作品的火爆,文创产品的发展呈现出活跃的景象。经过多年的沉淀,中国文创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外形模仿到元素提取,从实物商品到非实物内容创意、文化服务、数字作品的演变,正在从量变突破走向质变升级。党的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开发一大批彰显中国审美风格、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创新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要求。

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创造力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中国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的实践提供了最丰富的养料和最丰富的源泉。只有对中国文化表示敬意,沉入古籍深处,了解文物细节,回到考古现场,才能创作出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秀产品。从敦煌研究院的《飞天》、《九色鹿》,到恭王府博物馆的《天下第一福》,再到三星堆博物馆的《金绵居》,各大博物馆围绕特色文物深耕文创品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文创产品的不断创新,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赋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化为当代文化模式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比如深圳的一个动画师团队,用京剧、水等元素创作了一个动画视频,网民通过屏幕感受到了“中国之美”;有媒体利用智能图像复原技术,让李苦禅的夏日画面“动”起来,水波浮动,荷花盛开,展现水墨之美。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互动影视等技术,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能力、展示力和传播力。数字化作为呈现手段,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载体;数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拓宽了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场景。

如今,文化创意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馆内陈列的先秦编钟、汉代宫灯、唐代乐器、宋代书画,或化身日常用品,或融入漫画、综艺、数字展览等内容创作,吸引了更多感兴趣的参观者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历史。期待文化创意产品的不断升级,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力,让更多人从中国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

— THE END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