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以来,市场纷纷上涨,部分基金尤其是金融地产、消费等“顺周期”行业主题基金涨幅明显。不过,基金经理建议,对疫情后复苏的投资不应过于激进,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
周期是指“经济周期”,一般指整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围绕经济增长的趋势交替循环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衰退、复苏、过热、滞胀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周期性行业一般包括:①房地产、建筑、机械、钢铁。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当经济繁荣时,相应的投资就会增加,与这一环节紧密相连的机械、钢铁等行业都可能受益。②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经济增长,工业生产繁荣,制造业需求和产能旺盛,作为制造业的上游企业需求会大幅增加,因此利润也会相应增加。③银行与非银行金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会有融资贷款的需求,这将有利于各类金融机构。④汽车、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积极的经济发展将带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增加将增加一些可选消费品的支出,如汽车、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
而普通投资者关注的金融地产、消费,尤其是白酒主题基金,最近一个月涨幅明显。
据同花顺iFinD行业主题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可统计的25只金融地产主题基金近一个月平均涨幅为14.16%,嘉实金融精选股票A/C涨幅超过22%,最小涨幅超过11%。
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可统计的197只消费主题基金近一个月平均涨幅为5.93%,其中中融沪港深大A/C近一个月涨幅超过26%,42只消费主题基金近一个月涨幅超过10%。另有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可统计的23只食品饮料主题基金近一个月平均上涨10.94%,5只葡萄酒指数基金近一个月涨幅均超过12%。
近两周消费板块明显反弹,消费和白酒基金人气再度飙升。相关基金和发展中的新基金也备受关注。然而,基金经理警告称,不要在相关行业的顺周期投资中过于激进。
对于12月以来的这波小行情,诺安基金认为,这波上涨行情的催化剂,市场上多数机构一致认为来自于11月初开盘的三大利好:一是防疫政策宽松;随着近期新政策的出台,疫情防控进入新时期,各地防疫政策更加精准化、常态化,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仅提振了中国的消费复苏和经济复苏,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恢复,有利于外资的流入和基本面的预期改善;二是房地产行业迎来连续利好,被称为“三支箭”;“第一支箭”——16项金融信贷支持,“第二支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配套工具,“第三支箭”——股权融资。至此,稳定的房地产融资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的局面,房企融资环境大幅改善,打消了市场对此前保障房实体未投保的忧虑。第三,美国CPI低于预期后,海外紧缩预期缓解;回顾这个市场,尽管中间有扰动,但三条中期线索推动市场整体上涨。
对于上个月房地产产业链的靓丽表现,国泰陆瑾基金经理赵大珍认为,“央行16条”开启了本轮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支持,堪称“态度前所未有的明确,决心前所未有的坚决,政策频率前所未有的频繁”,指向市场信心的恢复,不仅为财产安全提供了资金保障,也抑制了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的进一步传导。随着“第三支箭”的发射,房地产企业的所有融资渠道结束了多年受限的历史,银行、债券、信托、私募、股权融资等输血企业的命脉全部被打通。万亿资金投入帮助保障交割的信息发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犹如一剂强心针。不仅民企的存量债权人减少后顾之忧,不再跑路,需求端层面也让购房者更敢于选择购买民企的房子。供需稳步修复,房产配置价值提升。政策定义了金融体系房地产风险的底线,也意味着行业复苏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行业进入复苏阶段。房地产处于基本面底部+有望改善,可继续关注房地产及产业链相关标的。
对于12月及明年相关板块的市场走势,诺安基金认为,首先,对疫情后复苏的投资不宜过于激进:诚然,政策优化有助于减少当前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干扰。但需要注意的是,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参考海外国家在政策逐步调整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也需要注意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需要冷静理性地看待后续疫情实际情况的演变路径和根本走向。其次,房地产软着陆后,需要关注未来的景气度。目前房地产政策的重心已经逐渐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政策的变化迎来了其平稳落地的曙光,这也为供给改善后的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十年依靠房地产繁荣拉动经济增长的范式也会回归,也不能断言未来的投资路径仍然会回到过去的房地产链条。
华夏基金认为,2023年经济工作基调确定,重要会议将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会议中提及房地产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本次会议并未提及房地产。连续压了几年,现在不提房地产,还是再次确认边际改善信号。房地产是拉动内需的风向标。短期基本面压力下,政策博弈空间仍在。扇形位置的低位增加了安全裕度。中期来看,行业触底企稳,基本面修复推动市场上行。2022年,地产板块演绎了全年“强信用房企格局优化、市场份额提升”的逻辑。2023年,行业洗牌将逐渐尘埃落定,这将进一步考验各房企的硬实力。因此,可以继续关注地产板块的修复预期。
国泰陆瑾基金经理赵大真认为,经济预期的向上修正、流动性的宽松协调、政策密度的稳步增长,可能带来阶段性大票式的修复机会,从破产估值预期的极低估值回归正常化。相对而言,年底和明年一季度,明年上半年处于经济复苏初期,顺周期板块比增长板块更有优势。短期预期修正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房地产产业链中有望被政策修复的建材、金融板块,但也要警惕政策不及预期和疫情可能带来的市场调整风险。
— THE END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