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258
当前位置:北京时间网 -> 资讯

科技赋能,探索未来古树名木保护的新模式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14 16:32:06 阅读量:9257次   会员投稿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态和文化价值。然而,受到城市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古树名木保护模式面临挑战。

为了更好的传播古树文化,科普好古树保护知识,华林森茂根据多年古树保护实践经验,创办了古树名木保护服务网,主要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知识普和资讯分享,吸引了众多园林界、高校和科研院所、同行及全国各地古树保护爱好者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本期,我们邀请了华林森茂负责人高杰谈谈他关于未来古树保护的思考。作为长期在古树保护一线的项目负责人,他将与大家一起探讨未来的古树名木保护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一:现状与挑战

在探讨未来的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城市化压力:城市的发展威胁着古树名木的生存空间,导致树木被移除或破坏及压缩生长空间。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风暴和洪水、雷电等情况,这些事件对古树名木造成了威胁。

人为活动:采伐、污染和破坏性旅游等人为活动对古树名木造成了危害。

疾病和虫害:古树名木容易受到病虫害及外来(虫)病原体的侵害,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防控及预防。

二:新模式的构想

为了应对现有挑战,未来的古树名木保护需要创新和变革。以下是一些新模式的构想:

2.1 数字化监测和保护

数字化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传感器网络,建立古树名木的数字监测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树木的健康状况、环境参数和风险因素,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历史和实时数据,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古树名木的生态系统,预测可能的威胁,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2.2 生态修复和气候适应

生态修复项目:创建生态修复项目,以恢复和改善古树名木周围的生态系统。这包括恢复水源、改善土壤质量、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措施,以提供更稳定的生态环境。

气候适应策略:开展研究,以确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选择更适应干旱或更潮湿条件的树种,以及改进管理实践。

2.3 社区参与和教育

社区保护项目:鼓励当地社区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通过培训和资源支持,社区可以成为古树名木的守护者,参与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监测。

教育和意识提升: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学校、博物馆和公共机构可以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

2.4 文化传承和创新

古树文化节日:创立古树名木文化节,举办各种古树故事及文化宣传活动,包括音乐会、艺术展览、文学赛事、古树画展等,以传承和创新古树文化。

数字化文化保存:利用数字技术,将古树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保存下来,以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2.5 互联网平台传播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利用新媒体平台如视频号、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古树文化的价值及保护意义。

2.5.1利用短视频平台

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制作关于古树名木的短视频,展示它们的美丽和独特性自然景观,以及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故事。这些短视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广泛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保护工作。

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过程:利用摄像设备和无人机等技术,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让观众了解到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和生长环境。

开展线上互动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例如“寻找最美的古树”及“我与古树的故事”等,鼓励观众拍摄和分享自己与古树名木的合影和故事,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

2.5.2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

发布保护资讯和知识:在公众号上发布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资讯、知识和动态,让读者了解最新的保护进展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撰写文章,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传播古树文化:通过公众号平台传播古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可以邀请文化人士撰写文章或制作专题节目,让读者了解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

建立线上社区:在公众号上建立线上社区,让关注者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和讨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通过社区互动,可以增强公众的归属感和参与度,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之,利用视频号、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古树文化的价值和促进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记录生长过程、开展线上互动活动以及在公众号上发布保护资讯和知识、传播古树文化、建立线上社区等措施,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的保护共识。

2.6新材料新技术

随着科技和AI的发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2.6.1智能监测和预测: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和AI技术,可以实现对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预测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健康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威胁。这有助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6.2新型防护材料:针对古树名木面临的病虫害、风化、侵蚀等问题,可以研发新型的防护材料。这些材料应具有高效、环保、耐久等特点,能够有效地保护古树名木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2.6.3智能灌溉系统:利用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频率。这有助于确保古树名木的水分供应,促进其健康生长。

2.6.4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基因扩增技术等新技术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以基因扩繁培育古树幼苗为例,通过嫁接、扦插和组培繁殖三种无性繁殖方式培育幼苗,保留古树宝贵的基因。把和古树完全一致的基因保存下来,如果哪天古树走到生命尽头,它们的‘克隆苗’可以栽植到原地,将古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永久延续。”

2.6.5艺术仿真技术结合育苗技术:利用仿真翻模技术,可以复制古树名木的形状和结构,并制作出精确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古树名木的生长规律、结构特点以及保护措施的效果。可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古树,我们是否不该局限于此,是否可以考虑将仿真技术和育苗技术相结合,可以在复制已死的古树的同时,让古树内部充满生机。这种技术可以将古树的形状和结构复制到模型中,并使用育苗技术让新的树木在模型中生长。这样,复制的古树不仅在外表上与原树相似,而且在内部也有了新的生命。如果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教学示范点,可以促进历史文化宣传。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复制的古树进行研究和教学,更好地了解古树的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这种技术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生动和真实的体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6.6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历史背景和保护过程等。这有助于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古树名木的价值和保护工作的艰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7 全国范围内交流

古树保护技术,全国各地水平参差不齐。加强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可促进各地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整体保护水平。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保护交流:

2.7.1建立全国性古树名木保护组织:可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古树名木保护组织或协会,聚集各地专业人士的力量,共同推动保护工作的发展。该组织可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研讨会、论坛或培训班,促进各地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2.7.2共享保护技术和资源:各地应积极分享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技术和资源。可以建立全国性的古树名木保护技术交流平台,鼓励各地专业人士上传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联合开展项目等方式,共同研发和推广先进的保护技术。

2.7.3加强跨地区合作项目:可以推动各地之间开展跨地区的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解决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难题。通过合作,各地可以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提高整体保护水平。

2.7.4促进人才流动和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是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可以鼓励专业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和培训,提高各地保护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7.5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古树名木信息共享平台,汇总各地古树名木的分布、生长状况、保护措施等信息,方便各地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分析。这有助于提高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决策水平。

2.7.6激励先进经验和创新:鼓励各地在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并分享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可以设立奖励机制,表彰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三:实施策略与合作

为了成功实施新模式,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和加强合作:

1教育与意识提升:教育是古树名木保护的关键。教育项目应该覆盖各个年龄段,从学校教育到公众宣传。人们需要了解古树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它们的责任。

2政府支持:政府需要扮演主导角色,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确保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加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通过法律或政策手段,限制对古树名木的破坏和移除。

4促进生态旅游:策划古树游线,发展生态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古树名木的美学和生态价值,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5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关于古树名木的科研力度,深入研究其生长习性、生态需求和保护技术,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6运用现代技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威胁。

7制定应急预案:针对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护古树名木。

8跨部门合作:各部门需要协同工作,包括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文化遗产等,以实现全面的古树名木管理。

9社区和公众参与:需要建立社区和公众参与机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教育。

10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关键,各国可以分享经验、技术和最佳实践,共同保护全球的古树名木。

总之,未来的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需要以创新、科学和合作为基础,以确保这些宝贵资源的生存和传承。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古树名木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 THE END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